标签 吃 下的文章

家里多了几个1斤1个的大桃子、几个大枣、几个类似苹果的物质;在广州,还是少见这种大桃的,即便有,也是不便宜的价格;所以无聊拼盘一个,用以留念。

梨

昨晚离开电脑,游荡于客厅的时候,发现茶几上有一个不咋好看的小袋子,圆圆鼓鼓的,遂好奇里面是啥玩意。打开袋子瞄了下,哦,一个梨,拿出来一看……

这个东西,有些悲情了。或许农村里的可以经常看到,但城里只能在市场里看到经过初步筛选过的水果的,极难看到这个个样子。不由得还有些心痛,这咋整的啊?还能吃吗?

算了,还是先当个艺术品,留个影再说。它也忒苦了。

好久没发菜了,这两天瞎炒了个炒虾,看着觉得漂亮就想起留影一下。做法很简单,先把虾放水里煮到不跳了,就拿出滤水,放用姜爆过的油锅里炒下,倒出多余的油水,放入盐、葱、胡椒等调料,到炒干的状态,出锅。这时的虾,喜欢的话,可以连虾壳一起吃掉。
炒虾by星铃丹

第一次组织约30个人去聚餐,找地方都是个让我这个极少“腐败”的家伙头大的问题,又怕价格太高又怕大家吃的不能尽兴——最后还是疏忽了9折折扣的“备注”,唉——问了一堆朋友又在网上找了一通,定了粗茶香饭。这家在饭统网报的均价是45到46元,环境倒是不错,周末了也没那么热闹,倒是清净。一个4桌台的大房我们28人占了2桌;本来一桌是12个人的位置,这样稍微挤点。

虽然店子不闲得热闹,但感觉服务员都挺忙。开始喊了半天才有人来,态度倒还不错,也就没追究。茶位3元;菜一般在30元到40元间;汤贵,要70到80元;啤酒一次得要一打,最便宜的是120元;最贵的算饭,4元一个——于是我们略显了些“小气”,没点汤和酒水,大家就茶饱吧。上菜速度还行,份量也算不错了,只是对14个“饿虎”来说,还是少了点,一些菜一人一筷子就没了。

总的偏清淡,除非要水煮牛肉之类;菇类菜式挺多,饭统网把其归为民俗风味。

可惜后来结单时候那个服务员态度很差,也是因为我没留意它的非全部9折,闹了些不愉快。算是我的一个历练吧,也挺好。最后提点下:酒水、海鲜、纸巾、饭、烟、火锅、特价菜都不享受那个九折优惠,较为苛刻,下回不太会考虑这家了——除非有人请客 ^_^

精打细算的,人均42.8元收尾。

主料:金针菇、墨鱼、香菜

辅料:姜、蒜、料酒、盐、胡椒粉、香油(芝麻油)、淀粉(生粉)

做法:
1、墨鱼去掉骨头、眼珠子等等摸起来觉得硬的东西,斜着切片,泡在用料酒、姜、蒜、盐组成的汁水(可略加点水)里;
2、金针菇洗净后在开水里略煮一会,捞出待用,开水倒掉;
3、香菜洗干净后备用(是否切碎随便)
4、在墨鱼里加点生粉,搅均匀;
5、烧水,加入盐、胡椒粉、盐、金针菇、墨鱼和泡墨鱼的那些汁渣,水开后小火煮个5分钟,记得搅拌,以免粘锅,煮成糊状,待觉得金针菇咬得动、墨鱼也熟了就进行下一步;
6、加入香菜、香油,搅拌一下,关火,完成

和网上传的比较多的“金针菇汆鱼片汤”类似,是参考它的,不过它还要啥鸡汤、鸡蛋清、鸡油,还要分开煮的;我没那么多讲究,一锅烩了,味道还不错,就是无图,忘了。

印象中,这是我第二次去这里;在几年前的情人节,曾作为闪亮的灯泡来吃过一次(算是杯具吧……)——这次,我又来了……

或许是因为周一,人不算多,找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倒是吃的惬意。价格在我看来是觉得较高的:一个人加茶位52元,火锅底25元,人均消费要60元左右,品种丰富性一般,未见生蚝等之类的海鲜。只是火锅辣底的花椒实在是多,而辣椒却不够辣,弄得整个麻的天翻地覆的却没点辣味,感觉有些食不知味。清汤的锅底味道还可以。

菜式上,其中丝丁鱼、肥牛肥羊等肉品味道还是不错,只是来来回回基本也就那些了。若是生日当天,拿身份证可以免52元;9点半后宵夜可以便宜一半有多。相对菜式来说,宵夜划算点。

万圣节是西方人的鬼节,至于来历就不多说了,基本上知道的人都知道万圣节喜欢点南瓜灯。不过用南瓜那么不便宜(虽然论斤来说不贵,但丫得也太重了)的东西来做个灯我是没兴趣这么浪费的,但拿来填肚子倒还是乐意。那么就在填肚子的基础上来点应景的南瓜吧。

准备:小南瓜1个(约2~3斤)、排骨1条切块(约1斤)、蒜头3个(拍扁去皮)、油、盐、五香粉、料酒

拌料:排骨洗净,放入料酒、盐、五香粉,拌匀。

开刀:小南瓜洗净,去顶,然后用刀挖开一个口子,掏出里面的南瓜籽。

清蒸:蒸锅,放入整个南瓜,小火蒸10分钟,南瓜半软即可。

挖肉:拿出半软的南瓜,用勺子小心挖出里面的南瓜肉,挖的越干净越好,小心别挖破了……

南瓜焖排骨:排骨先入油锅爆炒一阵,倒入南瓜肉、蒜头、适量清水;水滚后,小火焖10分钟,排骨肉脱骨即可。注意搅拌,容易粘锅。

上南瓜:把挖出肉的南瓜进行万圣节装饰,比如刻个眼睛嘴巴等等,把南瓜焖排骨装回南瓜内。

搞定。

(没办法,相机的电池太次品了,才用就说没电,只能凑合照了。)

写在2007年11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属于漂泊者,有几个家乡也没有家乡。似乎每个地方留下的影像都不多,都很朦胧,都有些迷茫,包括我住了20年的广州;依然觉得,自己和这里有些距离。或许是自己故意引起的距离吧。不过这个家乡的介绍,我想说我的出生地,湖南衡阳,我在那里喝了5年多的湘江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衡阳即靠山——衡山,也靠水——湘江,有了山珍,也有了江味;不过这里只想说一种藏在田里的家伙,螺。

衡阳人爱吃螺,辣辣的,香香的;拿来当零嘴吃远比拿来当菜吃来得痛快,而且,螺比零食还便宜多了;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吃的油乎乎的。衡阳最经典的螺是“唆螺”。其实没必要把“唆螺”想象得那么复杂,“唆”是动作,“螺”是田螺。把田螺在清水里饿上三五天,期间可放些菜油和生姜,让它把肚子里的七七八八都吐出来,清洗一下肠胃。看着它再吐不出来什么的时候,剁一些瘦猪肉泥让它包吃一顿:这样既可有螺香亦有肉味,何况为何不让人家做个饱鬼呢?

喂饱后的螺是要使劲搓洗,这时候可以弄点粗盐来帮忙搓洗,搓洗的时候最好戴上手套,以免弄伤双手。搓洗好,螺壳干净后,用个老虎钳就可以把螺尾去掉,洗后就可准备下锅了。先将锅烧后,倒入少许菜油,放入螺,爆火快炒,炒干水分后,放入少许醋、生姜、八角、辣椒、茴香,炒出香味后可加入少许汤汁焖煮,不讲究的加清水也照样过了。待汤味入肉,加入紫苏即可出锅。

螺的味道是麻辣的,吃螺的时候是不能用牙签的,一定要用嘴来“唆”,“嗦”得要有技巧,否则要不螺肉不会乖乖出来,要不就是连螺肉后的肠子肚子一并进喉,那味道就不好了。螺肉是热辣的,一边辣着不停地用着纸巾,一边还想吃。男人喜欢拿来当下酒美食,小时候还没可乐汽水,只能配以白开水,却依然吃得乐此不疲。

不过,现在的田螺问题比较多,做的也不干净,自家又懒得处理,越发吃的少了。

这菜的名字是我自己想的,菜也是很久没做了,不过是我最早学成的一道菜,应该比学炒豆角、土豆之类还早。记得那是发生在小学三年级,第二课堂的烹饪小组;没办法,我爱吃,自然会跑去学烹饪……某天老师给我钱要我买鱼肉,可是我没听清楚是什么鱼肉,自以为的买回来一条鱼;把老师气的吹胡子瞪眼,只好把这道菜推到下一堂课。原来,要的是去了鱼刺的鱼肉泥……

主材料:灯笼椒、鱼肉泥

灯笼椒洗净,切半,把椒心和籽挖出;把鱼肉泥按自己的喜好拌上蘑菇、辣椒粉、盐、姜(一律剁得要多碎有多碎)等等。拌好后塞入灯笼椒的大半圆里,压实。这菜挺消耗鱼肉的,可是猪肉又没那么好吃,难成泥状。把芡粉用少许酱油弄成糊状,抹在灯笼椒里的鱼肉上面,使上色封口别让鱼肉掉出来。

煎锅,放油,把塞好鱼肉的灯笼椒放入煎,自然主要是让鱼肉贴着锅底。煎至鱼肉金黄,飘香四溢,略炒一下,即可出锅。不过这时候灯笼椒没啥味道,要淋上由芡粉、酱油、香油、芝麻或者辣椒酱等组成的酱汁才够味。再来点香菜、花菜啥的摆摆盘,可谓色香味俱全了,而且制作很简单。让我写得都有点流口水了……

草鱼,在广州这边叫鲩(hùan)鱼,今天买菜看超市特价,买了条2斤多的折腾。

去鳞开肚就不说了,卖鱼那里都做了。处理好的鱼,切了头和尾巴,准备煎;中间取无脊椎一块,切去边上一排大刺,切片,准备滚汤;有脊椎部分一大块,刮去内部的油,准备清蒸。

煎鱼:把鱼切块,稍微多放点盐,浸泡半小时。锅内用生姜涂抹一遍,防粘锅;入多些油,把鱼放入,煎至金黄,出锅即可。

鱼片清汤:先烧水,放入油、盐、酱油、生姜、胡椒、大葱等佐料,煮沸,倒入鱼片,煮1分钟即可出锅。汤很鲜美。

清蒸鱼:整块鱼肉,用刀刮几刀方便进味。抹入油、盐、酱油、生姜、料酒等,入锅蒸8~15分钟(视鱼肉多少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