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很多诈骗模式并不如“我是老王,我出了车祸……”等这么直接,它们可以有公司、有办公室、有门店、有合同、有公章;它们可以做一点事但又不是你想象它们做的事;它们的合同有很粗糙但是把“乙方(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它们知道你若真追究起来一般只能是“合同纠纷”,但你可能只支付了几万元——朋友的朋友的律师看着这个涉案金额都提不起瞌睡的眼皮。

※ 它们利用作为老板的你的“无知”(信息不对等);
※ 它们利用作为老板的你的“懒惰”(既然不懂就自己别折腾,给懂的人做吧);
※ 它们利用作为老板的你的急切(官方说不能做的事,要等的事,它们说能做)。

它们包装的“专业”在别的专业人看可能漏洞百出,但在它们的目标客户看来刚刚好;它们针对的就是中小微实体企业。

※ 这些企业不熟悉互联网;
※ 这些企业迫切想打开市场;
※ 这些企业想拥有自己的电商平台。

于是它们就成立了若干个公司,招聘了若干个懵懂员工,精研了电商平台的游戏规则,用各种手段拿到了电商平台的一些开铺资格,培训了若干本话术小册子。它们在网上查找企业电话,邀请企业老板参加在某酒店开启的一场某电商平台的线下发布会;它们拿出它们和电商平台签订的合同(开个店铺的合同)说是平台授权代运营。

但凡这时候你问一下电商平台的400客服电话或查一下公司资质,都可以发现没有这个授权代运营公司、或电商平台没有这个代运营业务、或这个它们的公司和声称的电商平台没有任何投资者关系。

但是:
※ 你可能很不熟悉互联网或者你自信你很熟悉互联网;
※ 你在酒店会场的时候,你没反应过来你边上坐的那个两个“老板”可能是“托”;
※ 你在酒店会场的时候,任何时间有人一直在和你喋喋不休,无论是台上的宣讲还是自由咨询——你没有自己思考和查询的时间,而因为身为老板的待人接物惯例又不允许你做出什么不礼貌的行为。

于是你可能在会场被洗脑了……

※ 可能你潜意识里觉得反正一年才几万,钱也不算很多或许可以试试;
※ 可能你觉得它们很专业,也确实很专业(诈骗);
※ 可能你觉得有企业、有合同、有公章,能出什么问题呢?

于是,钱就交了,合同签了,微信群建立了:
※ 它们主动给你几份电商平台的合同、授权之类的让你签订,而对象确实是某电商平台;
※ 它们主动跟你要你的企业产品资料,给你做商品页面的介绍和配图;
※ 它们的服务会很周到,你有啥问题它们都会第一时间答复——除了后续当你发现被骗后的维权。

可能1个月、可能3个月,可能你的员工会告诉你,电商平台上还没有自己的产品、也没有自己的店铺。你向它们询问,它们会告诉你可以通过编码的方式搜索到商品;或者它们所说的地方是你没权限去的地方,然后只能看它们的操作视频;甚至,你都拿不到电商平台的账号,管理不了它们给你“上架”的你的商品。

这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可能是在电商平台上开个企业商铺、卖个商品;可能在集采上有一席之地;等你想起翻看合同的时候,才发现合同上没写这些你想要的直白内容,然后发现一些看得不明白的内容。​

※ 其实,它们在宣传的时候,给了一个“你以为它们说的就是你以为的这样的”的假象;
※ 其实,就算你当时看了合同内容,它们也会给你你“放心好了,就是你要的东西的”假象;

企业资格和合同都不是安全保障,可能只有自己多学多想多问多尝试才行,必须自己或自己人对游戏规则能有足够的了解。

※ 电商平台都说了企业没成立超过2年不能开某种企业店,你就算想借壳那也不是显示你的公司名字,能有多大用处?
※ 电商平台都说了没商标不能开某种企业店,你怎么指望上绕过这种规则?
※ 电商平台都说了指定开店模式没达到几年或多少销量没资格进入集采模式,你怎么指望潜入?

或许有能绕过规则的人,但你虽然是老板虽然比我有钱,但又有何资质的成为那个不知名的“特例”。

当老板们发现事与愿违的时候,想维权,想拿回钱;才意识到最多算合同诈骗,而甚至连这个这个都算不上——合同上有看似合法免责且它们确实做了合同上所写的事情——只是对老板的企业没任何帮助的事。

加上,或许它们也确实给一些符合电商平台规则的企业开了店铺;再加上一些即便搜不到自己商品并不认为自己被骗的老板;更残酷的是,真想跟它们维权的企业数量有限,而且互相之间基本联系不上。更更残酷的是,它们本身的公司就很多,还分布在不同城市——也就是即便联系上“难兄难弟”,因为被告主体都不一样,很难证明真是一伙。

醒醒!这最好的办法是源头直接避坑。

※ 不要轻信任何线下宣讲,据了解,当前知名电商平台是没有任何官方线下开会推广的,且似乎禁止去做;
※ 即便参与一些宣讲,也不要当场给钱签约,请先回来问问你的熟人,查查资料后再说;
※ 当前市面上的常见电商平台只要符合规则,个人或企业开店都是免费的,上架商品也是免费的(押金不能算付费)。

那些可能有所怀疑又在自我安慰的老板们,可能,你们在骗子那花的代运营是非骗子的N(N>1)倍钱;因为有的它们既要代运营费用还要每件商品的利润分成(等于你给了电商平台的抽成,还要给它们抽成;而你甚至还以为这些钱是个电商平台的)。

——信它们还不如信我是武则天…… >.<


补充一些电商平台的问题:
※ 电商平台对企业开店规则还不够明确和直接;
※ 电商平台对自己的授权代运营规则的展示不够明确和直接;
※ 电商平台对相应诈骗咨询事件和案件不重视,在平台上没有效提醒和警示;
※ 电商平台对自己的产品和用词没合理规划,容易引起歧义:如“官方授权代运营”和“代运营相关服务市场”。

这些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助长了骗子的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