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文 下的文章

“听说你近期相中一个股票哦?”

“嗯,看起来还不错,已经盯了一段日子了,正考虑买入。”

“哦?没人抢吗?”

“嘿嘿,这样的股票要慧眼的,一般人哪里能认识,当然没人抢了。”

“到底有啥好呢?介绍下,要不我也考虑下?”

“去你的,这股票我吃定了;所谓朋友股,不可抢……想知道好处啊?”

“嗯!嗯!”

“在未来的50年里,可以保持只涨不跌的趋势;而且买来是绝对贴心、舒心、放心……”

“不信,哪里有那么好的,再者50年你都可以预计?净瞎吹。”

“所谓心有灵犀嘛。”

几天后……

“你的股票买了没?”

“吹了……”

“怎么了?怎么会吹了?被人抢了?”

“它不肯卖……”

“咋了?又不是缺啥,为什么不卖?”

“它说,我不能照顾它的母股,不能24小时盯着,不能放下我的其它一切去跟着它走……”

“……那当然,你还有自己的股票啊。”

“唉,其实不想放手,其实我想买下,买下来陪我每个春夏秋冬;可它不相信我,也不给理解,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离去……”

“难道真的还是要门当户对?”

注:此“股”非彼“股”

由于近期事情堆栈的压力,让我又有了逃避的情绪。无聊翻开QQ会员的免费读书频道,却“被诱惑地”掉进了VIP读书的花钱之地,只因为一二本当代网络小说,严重怀疑自己近期缺了点啥,居然迷上了看这些。很久也极少看,偶尔看看倒是有点艳羡文字中的“秀色”或“惊栗”,或许就是因为天下太难有那么好的男人或女人或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也同样满足阅读者的空虚。

可看到后面,文字的晦涩和剧情、性格等的把握不足,或着急于各种利益,而导致小说的乏味与虎头蛇尾,又让人有点懊恼,怎么会喜欢上这么“粗俗”的文字。不过,人家就算是蛇尾也好歹是有尾的,想想自己的一个个巨大的坑,呼呼,鬼知道猴年才能填上。

现在的文字,是越发给人感觉到赤裸裸的渲泄与直接,也费不着再去消耗脑细胞地那平仄中的情感,让我都忍不住也凑一把穿越的文字隐。不过想想那几个破坑,还是算了。再开一锅,绝对是我又短路了。——直接的文字,对我来说,却总只是一时的消遣,久读往往就会觉得乏味,就如嚼久了的口香糖,到了该吐的时候。并没有那经过历史熏陶的文字看了一遍又一遍依然是畅快淋漓。

穿越:在“美丽颜色”中意想;偶尔想一下还是可以的。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在《明朝的那些事儿》一书中说杨慎也是官场风云之后,被罢官远放,久思发出如此感慨“是非成败转头空”……虽然早已阅三国许久,一直很喜欢这段词,也只是近期才知道是杨慎所作,而非罗贯中。

杨洪基把这首词演绎的很好,一首歌下来很有感觉,记得后来香港出了个粤语版的曲调,确实没落了。虽然落了,却还是有人记得,我就记得那词——“争”之后,有人记得是件好事,无论他是记“事”或记“情”或记“恨”。人生一直在“争”,无“争”无饭吃,而都逃不过那个“转头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造”事,又一直把这一切尽可能的丢进那“谈笑中”。呵呵!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滔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汹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PS:近年的日子,虽未常离家,“成家、立业”之事却一直颠沛流离。常感慨,以这类歌曲抒发情怀。

我本不想去的,还是在最后10分钟,决定去的。或许,想沾沾喜吧;不过没带相机。

婚礼选在天河公园附近的某酒店里,排场很大。下午5点钟左右,新郎新娘就站在酒店门口迎接宾客,黑色西装革履,白色婚纱,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样,现在看着就是幸福呀,辛苦(站了很久)并开心着……我去的较早,跟着主婚人的车子去的,送了礼金后,只能早早入席,一边闲聊一边手机上网。排场不小,大概有20桌,一边女方亲朋,一边男方;我们这种非男非女的只能坐在最后。长辈们问我的喜酒啥时候有,呃,我八字还没一撇呢。

在那等了2小时,7点才开始;新郎新娘进场,呃,伴娘的打扮欠佳,衣服小了,挤得肉鼓鼓的;由男方的父亲主婚,似乎显得有些紧张,一些祝福,一些回忆,交杯酒和kiss(可惜坐得太后,啥都看不到)后就进入吃饭程序:哐一声锣响,烤乳猪列队进场。虽然菜式鸡、鱼、猪、牛、虾之类俱全,不过总觉口感欠佳,唯一芹菜、一腰果虾仁、一红枣糕比较回味。不得感叹,排场到了,厨艺也就无所谓了。

8点半的样子,吃饱喝足了,大家就陆陆续续散场了,寒暄过后,拿着一小包喜糖,回家。

某天无意在广州经济台看到这么个节目:《任屹行》,由任志强、潘石屹、曹景行三人组合的类似《锵锵三人行》的谈话,至于这节目具体怎样不知道,这些经济房产的人物我也基本不认识,不过我看到的这期还是挺有意思的,话题大概是:谁毁了我的网络?

话题起因好像是因为任志强还是潘石屹的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被“ps”——ps的意思是指照片被人用photoshop等工具修改,一般都是往丑化的方向去修改——这个ps还把他老婆给吓到了。而另一件事给我留下印象的事是网络上的“传”:原本是说“怀疑潘石屹收购的东海广场项目漏税6个亿”,最后给传成“潘石屹漏税6个亿”……这房产大腕还要请几个人每天不停的在帮他把blog上的骂人话等删除掉,和刷评论“作斗争”。

其实“ps”和传错话都是网络上的常事,了解的人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我只是想说这期节目讨论的话题,到底是谁“引导”了这份“网络潮流”?其实不是网民,而是主流网站。如果这类网站一开始就主动尊重他人的肖像权,而不以此当作网站火爆的噱头;如果这类网站一开始就遏制谩骂,那么,网络的情况就会好很多。现在却偏偏有主流网站以看“骂式”的新闻评论而出名,是不是一种悲哀呢?每天的报纸,要考虑报纸容量和成本,也要习惯的考虑影响,内容都要进行还算比较慎重的进行筛选与编辑后才会发出;而网站,不需要考虑一篇文章的容量与成本,也不需要考虑影响(都在文章底部写上“免责声明”),于是,是个长篇大论的管它真假是非影响皆纷纷而上,深怕少了什么内容的就会比别人少点IP。

不能说网民们都是无辜的加清纯的,不过若没有主流网站与网络媒体的“大力协助”,这类“不尊重”之风恐怕没这么好刮起来。“官”的力量始终是强大的,不是说不能“倒”,只是很难“倒”;网络之风,除了它们还有谁能刮?

看看现在哪个主流网站没点男女情色之事?哪里没有丰胸阳痿?谁不在打“擦边球”?有多少广告不来点“激情”?哪个游戏没点类似“抢女人”的宣传?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现实还讲点面子与影响,在网络不用注重“面子”的地方,网络风气就随着这些主流网站与媒体们“鬼混”了。至于监管方面,就不说了……

话说回来,这2个经济大腕看起来不小,有些话说出来并不那么讨百姓喜欢,弄得我都想骂两句:“你丫钱也赚不少了,房价也让你弄得节节飙升了,你还要说房价和收入相比没涨!既然是‘牛人’,也就容买不起房或在幸苦做房奴的小市民们牢骚几句,发泄几下吧(虽然方法有点过激)。如果你不想承受这份‘被ps’,那么,就把房价降成合情合理的“房价”!对你来说大笔一挥的事。”

今日QQ群里来一新人,开口问:“有人做小说站吗?想合作……”于是,衍生出这段话:

一天某人在街上看到一乞丐,觉得那个乞丐长得很有个性,似乎很符合自己的审美观;于是,他走到乞丐边上说:“喂,哥们,合作不?”乞丐抬起他的脑袋,仰视那人,用混沌的眼睛问:“啥?”某人说:“合作!”乞丐又问:“合作啥?”某人说:“我看你长得特像乞丐,估计合作能赚大钱。怎样?你出外貌我出包装……”

……请问,乞丐这时候会说啥?

某君受领导所托联系某客户以表达对之前生意上的摩擦的歉意,可他未先联系客户就已到客户家门楼下。

某君电话给客户问其是否在家,客户曰:“上班,不在。”

某君答:“怎么会不在?”

客户曰:“实是在上班,有什么事?”

某君曰:“吾代公司前来道歉。”

客户曰:“道歉就不用了……没什么了……”

可某君已在客户楼下,他觉是客户依然未消气而拒绝开门。遂退出至小区门口,将果篮交之门卫,曰:“主人不在,麻烦托放在此,待他回来给予。”门卫自欣然收下。

客户下班归家,想之前电话,便向门卫打听,见一果篮,想之,电话某君:“你今日来过?”

某君答:“嗯,汝不开门,吾只得将物托之门卫。”

客户无语,看果篮,曰:“果篮已破损,内丢水果一半。”

某君惊讶:“怎么会这样?什么素质?”

客户无语,取回果篮。

黄埔村里有个“日本楼”,以前住过一个据说是日本天皇的远亲的日本女人,她有一把天皇送的武士刀。这个日本女人是嫁给了一个中国男人,于是就随男人住在了黄埔村。抗日战争广州沦陷时期,鬼子想进村执行“三光”政策,这个日本女人举起了她的武士刀;鬼子们纷纷跪下,然后撤出了村子。从此鬼子未在进此村,此村也有了另一个名字“平安村”。

黄埔村是“黄埔”一词的来源之一,站在村口牌坊处,我忽然有种“鬼子进村”的感觉,不知慢慢打开这块神秘的面纱,会不会打破这里的平静,不过,记者早已来过……

根据网上的资料,进黄埔村的第一站是北帝庙,又称玉虚宫。在村口牌坊处就挂了北帝庙的指示牌,直走一个拐弯就到了。我去的早,赶上来村子里的早市,桔子2元3斤、木瓜8毛1斤、各类蔬菜瓜果新鲜便宜,诱煞人也。考虑还要在村里溜达许久,避免负重行军,还是忍忍吧(这一忍,下午回来的时候,桔子变成1.5元1斤了,“捶胸顿足”呀)。

北帝庙于2006年重修,于2007年至2008年建玄母(龟)池、塔香棚、檀香亭等,小庙不大,老树成阴。老人们围在树下一堆一堆的或打牌或下棋或闲聊。“三台环七宿,北坎济南离”,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观音和天师张王爷,似有一家老小住在庙中,可能是看庙的家属。

转出北帝庙,顺着大路,可见文堦冯公祠,不过是紧锁大门的;从黄埔村图书馆对着的小巷道插入,略问一下,即可找到“日本楼”、主山冯公祠、化隆冯公祠、晃亭梁公祠、左垣家塾、箤贤(巷)。除了“日本楼”的故事外,其它的传说都不得而知,有些祠堂现在成为了学生的练画(素描)之地,有些是老人的聚会之所,有些却紧闭大门。依然回到“日本楼”,现在并未得到保护,村里人说“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都当它是个宝,不就是栋楼嘛,很值钱?”楼作为一个近代的建筑本身或许不是那么值钱,不过它的故事,就是黄埔村的文物被比较好的保留下的原因(或许只是之一)。而在“日本楼”的门框上依然可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的历史印记。

在村巷里转的时候,无意还见到一家“谷春秋”画坊,书“五谷杂粮萃取丹青神韵,春秋冬夏写画墨彩华章”。叩门相问,或因我心有怯意(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又或是屋内屋主正在专注,没能探入坊内一窥究竟。

绕出巷子(具体的路还是在村里多问问,村里人还是挺热心的),可见一池塘,塘对面就有一个村里最大的祠堂“胡氏宗祠”。这时有缘见到一群从芳村过来的探索人,便随其后涌入祠堂。

“胡氏宗祠”祠堂有300年历史,门口有4座功名碑(主要记录着胡氏在清朝获得功名的几位祖宗)。祠堂门分两层,大门高7米6,小门不足1米7。我之前对祠堂并没有研究,不接着祠堂门高度为何这么矮,便于祠堂内的胡阿伯打探。胡阿伯开玩笑说,现在人都越长越高了,以前的人没有那么高的嘛。一般祠堂开两个门主要是为了方便平时初入,祠堂小门一般都会故意做矮点。即便是在古代,若外人要进祠堂,要他下跪行礼一般是不可能的,于是祠堂门做矮点,这样进门基本都要低头一下,也就虚表鞠躬行礼了。

祠堂内用了几个粗大的完整原木做了支撑的柱子(业内术语就不会说了),我试下了,无法环抱;一般估计要1米75以上的才能用手环保此柱子。梁上雕刻了6种岭南水果与似龙飞龙的装饰,胡阿伯是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这个祠堂还有个风水建筑就是屋的顶部两遍用麻石导水,可以把雨天落入屋顶的雨水导回祠堂前院的花圃内,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可惜我对这些都没有研究,纯属看热闹的,在这里也说不出太多。

胡阿伯开玩笑说,以前有次一些做官的来了,态度不怎么好。某当官的在进出门的时候,“碰”一下撞到了门框上(门矮嘛),阿伯赶紧跑去过看,说“脑袋撞破了还可以自己长好,我这门框撞破了可找不回一样的木头咯”。胡阿伯还特别指了下,这门轴可是铜做的,值钱呢(贼别看到)。可惜门口一些浮雕在历史中遭到了人为的损坏。

在胡氏宗祠,我总算见到了懒虫搭档,在前往黄埔古港的路上,见到了梁氏宗祠,不过不让人进。

黄埔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这里也以艇仔粥、姜撞奶等小吃出名。我们的填肚之地也就是在此了。走地鸡烧鸡一只38元,一盘酱鸭杂、一盘木瓜牛肉,两碗艇仔粥,两碗姜撞奶,干掉了95元(不算贵)。亏得食神搭档的战斗力,否则得打包回家。黄埔古港上也有很多卖水果的、卖走地鸡的、卖木瓜、卖香蕉、卖河鲜……古港边上有个石基码头,虽然说是码头,不过只有一条渡船,去往河对岸的小岛上,岛上有着很多新鲜蔬菜瓜果,是黄埔古港的旅游一景。

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的门楼是后来重修的,现在里面除了历史记录外还在卖各种纪念品。具体就没进去凑热闹了。

到黄埔村大概有3条路线:
1、坐137、203、262、564路等公交车到黄埔村站(村牌坊处)
2、坐229路公交车到琶洲石基村(黄埔古港)站
3、从黄浦区鱼珠码头搭船到新洲码头,然后转公交车出来到黄埔村站(村牌坊处)

至于照片,这次我照的感觉一般,还是看在网上无意找到的某帅哥的2008年黄埔村记录:http://gothictang.blog.163.com/blog/#pn2

米诺骨牌只要推倒一个关键的,其它就会一连串跟着倒;圈子也一样,一个关键的人或事的改变,其他人也会跟着改变;不过后面跟着变得都不知道最先“倒”的是谁。

米诺骨牌会跟着倒的只有一串,圈子也是只有一圈,其它圈子或许会一点都不知道。不过,只要“倒”的圈子足够大,就有足够的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最大的圈子变了。

慢了一天说国庆,实在事情太多,错过了“最佳”时间,嘿嘿!国庆阅兵的质量,不是我能评的,仅从镜头的那些,有些片面;而小市民们对国庆的关注,还是能略说一二。

2009年10月1日10点正,当阅兵开始的时候,站在窗口或阳台,可以听到周围居民楼里都传出的同样的电视声音;好像90年代在某些电视剧超级热门的时候,也曾出现这种情况,而后来电视台电视节目、电脑越来越多,也越难越统一了。或许在2008年奥运开幕的时候,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吧。万家同声,好久没听见了。

由于计划着要出门,中午就懒得做饭,在小排档里看完了最后一段;不过我那时还是比较关注眼前的那锅煲仔饭。饿了,没辙……

因为有重东西要拿走,所以拦了辆的士,的士司机说他刚看完国庆阅兵,才出门……

到了百安居,服务员说他们下午2点交接班,也是刚看完才来……

处理完事情,回家路上想买点菜,结果卖菜的那位在屋里只顾着用手机对着电视拍照,说要记录下来;可惜我没带相机,多好的镜头,连菜都不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