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村里有个“日本楼”,以前住过一个据说是日本天皇的远亲的日本女人,她有一把天皇送的武士刀。这个日本女人是嫁给了一个中国男人,于是就随男人住在了黄埔村。抗日战争广州沦陷时期,鬼子想进村执行“三光”政策,这个日本女人举起了她的武士刀;鬼子们纷纷跪下,然后撤出了村子。从此鬼子未在进此村,此村也有了另一个名字“平安村”。
黄埔村是“黄埔”一词的来源之一,站在村口牌坊处,我忽然有种“鬼子进村”的感觉,不知慢慢打开这块神秘的面纱,会不会打破这里的平静,不过,记者早已来过……
根据网上的资料,进黄埔村的第一站是北帝庙,又称玉虚宫。在村口牌坊处就挂了北帝庙的指示牌,直走一个拐弯就到了。我去的早,赶上来村子里的早市,桔子2元3斤、木瓜8毛1斤、各类蔬菜瓜果新鲜便宜,诱煞人也。考虑还要在村里溜达许久,避免负重行军,还是忍忍吧(这一忍,下午回来的时候,桔子变成1.5元1斤了,“捶胸顿足”呀)。
北帝庙于2006年重修,于2007年至2008年建玄母(龟)池、塔香棚、檀香亭等,小庙不大,老树成阴。老人们围在树下一堆一堆的或打牌或下棋或闲聊。“三台环七宿,北坎济南离”,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观音和天师张王爷,似有一家老小住在庙中,可能是看庙的家属。
转出北帝庙,顺着大路,可见文堦冯公祠,不过是紧锁大门的;从黄埔村图书馆对着的小巷道插入,略问一下,即可找到“日本楼”、主山冯公祠、化隆冯公祠、晃亭梁公祠、左垣家塾、箤贤(巷)。除了“日本楼”的故事外,其它的传说都不得而知,有些祠堂现在成为了学生的练画(素描)之地,有些是老人的聚会之所,有些却紧闭大门。依然回到“日本楼”,现在并未得到保护,村里人说“不明白为啥那么多人都当它是个宝,不就是栋楼嘛,很值钱?”楼作为一个近代的建筑本身或许不是那么值钱,不过它的故事,就是黄埔村的文物被比较好的保留下的原因(或许只是之一)。而在“日本楼”的门框上依然可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的历史印记。
在村巷里转的时候,无意还见到一家“谷春秋”画坊,书“五谷杂粮萃取丹青神韵,春秋冬夏写画墨彩华章”。叩门相问,或因我心有怯意(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又或是屋内屋主正在专注,没能探入坊内一窥究竟。
绕出巷子(具体的路还是在村里多问问,村里人还是挺热心的),可见一池塘,塘对面就有一个村里最大的祠堂“胡氏宗祠”。这时有缘见到一群从芳村过来的探索人,便随其后涌入祠堂。
“胡氏宗祠”祠堂有300年历史,门口有4座功名碑(主要记录着胡氏在清朝获得功名的几位祖宗)。祠堂门分两层,大门高7米6,小门不足1米7。我之前对祠堂并没有研究,不接着祠堂门高度为何这么矮,便于祠堂内的胡阿伯打探。胡阿伯开玩笑说,现在人都越长越高了,以前的人没有那么高的嘛。一般祠堂开两个门主要是为了方便平时初入,祠堂小门一般都会故意做矮点。即便是在古代,若外人要进祠堂,要他下跪行礼一般是不可能的,于是祠堂门做矮点,这样进门基本都要低头一下,也就虚表鞠躬行礼了。
祠堂内用了几个粗大的完整原木做了支撑的柱子(业内术语就不会说了),我试下了,无法环抱;一般估计要1米75以上的才能用手环保此柱子。梁上雕刻了6种岭南水果与似龙飞龙的装饰,胡阿伯是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这个祠堂还有个风水建筑就是屋的顶部两遍用麻石导水,可以把雨天落入屋顶的雨水导回祠堂前院的花圃内,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可惜我对这些都没有研究,纯属看热闹的,在这里也说不出太多。
胡阿伯开玩笑说,以前有次一些做官的来了,态度不怎么好。某当官的在进出门的时候,“碰”一下撞到了门框上(门矮嘛),阿伯赶紧跑去过看,说“脑袋撞破了还可以自己长好,我这门框撞破了可找不回一样的木头咯”。胡阿伯还特别指了下,这门轴可是铜做的,值钱呢(贼别看到)。可惜门口一些浮雕在历史中遭到了人为的损坏。
在胡氏宗祠,我总算见到了懒虫搭档,在前往黄埔古港的路上,见到了梁氏宗祠,不过不让人进。
黄埔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这里也以艇仔粥、姜撞奶等小吃出名。我们的填肚之地也就是在此了。走地鸡烧鸡一只38元,一盘酱鸭杂、一盘木瓜牛肉,两碗艇仔粥,两碗姜撞奶,干掉了95元(不算贵)。亏得食神搭档的战斗力,否则得打包回家。黄埔古港上也有很多卖水果的、卖走地鸡的、卖木瓜、卖香蕉、卖河鲜……古港边上有个石基码头,虽然说是码头,不过只有一条渡船,去往河对岸的小岛上,岛上有着很多新鲜蔬菜瓜果,是黄埔古港的旅游一景。
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的门楼是后来重修的,现在里面除了历史记录外还在卖各种纪念品。具体就没进去凑热闹了。
到黄埔村大概有3条路线:
1、坐137、203、262、564路等公交车到黄埔村站(村牌坊处)
2、坐229路公交车到琶洲石基村(黄埔古港)站
3、从黄浦区鱼珠码头搭船到新洲码头,然后转公交车出来到黄埔村站(村牌坊处)
至于照片,这次我照的感觉一般,还是看在网上无意找到的某帅哥的2008年黄埔村记录:http://gothictang.blog.163.com/blog/#p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