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文 下的文章

这里收下我曾写的两篇,一篇对拼音输入法的,一篇对用电脑造成的提笔忘字;附上我的蹩脚手书。

写在2007年5月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王永民说的;这个人的头衔好像是五笔输入法的作者,既然这样,其它头衔也不重要了。我看到一些评论,个人比较赞同这样几句话:“不要说我无视老祖宗的文化,可语音文字发明出来的首要目的是解决交流的问题,至于语言文字是以何种形式表达,这倒是次要的。既然有了更好更快的交流形式,为什么非要去抵制呢?五十年前我国对汉字进行统一和简化,不正是为了提高交流的效率么?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如果老是背着老祖宗这个大包袱,那这个社会还怎么前进?”“拼音用长了肯定会对汉字的书写会有所生疏,但这个技能真的就这么重要么?我们老祖宗都是用毛笔写字的,试问现在有几个人还在用毛笔?文字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交流服务,听说读写,四样能力必不可少。但是,并不是说用笔来写就是写,用电脑打字就不叫写了。只要结果一样,能够方便我们的交流,我认为就无所谓。”“不要忘记汉字还是应该多多动笔,才是真的!”“用过五笔的人应该知道,用五笔打字时间长了是一种条件反射,看到一个字,手自然而然就去按了几个键把它打出来,其实拼音输入也是一样。难道我们每次输入之前还要去想一遍这个字怎么拆分么?显然不用。那么所谓的五笔输入法帮助记忆汉字的结构、写法这样的说法又如何能站住脚跟呢?现在的拼音输入法有很多词库的支持,往往使得我们打错字的概率低了很多,以前不清楚怎么写的词组、字,现在用拼音输入法一打就认识了。总的来说会不会忘记汉字怎么写是态度的问题,和输入法没什么关系。”“我就是用的五笔,打字从来不想怎么去拆,条件反射而已。遇到不常用的字,还是要来慢慢拆,还不一定拆得对,现在打字都是五笔加拼音。我觉得用什么输入法只是一个途径,目的都是输入汉字,我不鄙视用任何输入法的人,但是我鄙视为了方便就用同音字或近形字来代替的人。汉字确实是一种文化,你用什么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能正确使用汉字。”

然后我来说下我的意见,就是这个王先生说这样的话基本是危言耸听。对电脑多了就容易忘记怎么写字,不信的话随便抓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看看;就算用五笔也一样。它虽然拆字式的输入法,但它的拆字并不符合写字的笔画规范,按王生的逻辑,拆字多了也会会按拆字顺序写字……罪过,这下不是灭字,是连字都不会写了。问下谁知道“凹凸”这两个字的正确笔画顺序,谁知道它们用五笔是怎么打的?用吸管喝水有消灭用杯子喝水之嫌?可能扯远了。王生,你有你的厉害和辉煌,也没有人否认你的创造,但你也费不着攻击人家吧;对,拼音输入法是抢你的生意了,可拼音输入法就是越来越好用了,这是发展趋势,是潮流;逆水行舟是很累的,炒作是要挨骂的;当然,你喜欢这样的话,谁都没办法,只能和你凑合凑合热闹。

唉! 好大一个“消灭汉字”,让人想起当年的大字报。所以其正文我也就不在这里转载了。借用某网友的话,重要的不是输入法如何,而是能否正确使用汉字。我们不能打击王永民先生为中文语言文化着急的心情,不过心情表达和表现要多考虑下方法才是哦。能出好名的话何必出臭名?

写在2007年7

yyld你有多久没用笔在纸上写字了?
习惯了指尖打击键盘的嗒嗒声,
习惯了屏幕上整齐划一的方块字,
忽然很想捏笔写下些什么……
就像中学时的一样,
用精致漂亮的中性笔,展开干净的纸,
随便写下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
有时是无病呻吟的小心情,
有时是伤春悲秋的诗词;
翻开曾经的课本,仍能寻到当年的笔记,
还夹着课桌下偷偷传递的小纸条,
稚嫩的笔诉说少年悄悄的心事……
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手指似乎只记得
展开在鼠标键盘上的姿势,而忽略了
握笔时肆意行云流水的快乐。
拿起笔,和我一起体会书写的惬意。
——转自Mop大杂烩

写在2008年9月

在cnbeta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为《用电脑“写字”影响中国学生汉字手书水平》,让我直观的冒出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作业都已经步入电脑时代了?我想还未到那么先进吧。文章开头说“暑期中的文字作业绝大部分为打印整齐的文档”,我看这点不在乎学生,而在乎老师;如果老师在这上面做了规范,我想也没人敢用电脑打。想起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就曾要求过我们每周抄一首诗,要配上简单的插图,字美、图美而且整体把诗的意境要衬托出来。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作业,但都比较乐意去写;画画的水平基本上大家都半斤八两,而有一手好字的同学就自然占了大优势。至于“都会飞”的字,好像,没电脑前也没见少过,有电脑后有一手靓字的学生也没见绝过。写不写得好字,还会不会写字,不在乎电脑,在乎老师。记得以前对写字太丑的学生的作业本都要扣点整洁分,那时候都曾一起追求过一种整洁干净。老师你是否做好了引导呢?你是不是怕看到蝌蚪文而想学生都用电脑打印呢?按理,经常用电脑的不该是学生,而是已经工作的人们,因为大人已没有家庭作业了。

而大人们经常用电脑,造成了经常提笔忘字,不等于不会写字。从来如一句评论“尽管我们不再手写,但我们依然认为漂亮的手写是值得尊敬的。”这样,好字永不会落伍。何况再电脑打字,正式合同之类的签名都还是要手写吧。如果社会和政府在电子信息发达的时代,依然多举办一些书法宣传活动,写字,就是不会落伍的。

网络上一些人,喜欢称他觉得厉害的人为“大大”,不知道他们是否明白“大大”的传统意思。“大大”除了表示“大”,作为形容词使用,如“大大的花朵”外,还作为相当常用的方言,表示“父亲”或“祖父”。除直接称“父亲”的外,上海有表爷爷,陕西、安徽有表父亲的哥哥,有些地方还有表示比父亲年长的非亲属男性,以和“叔叔”相对(叔叔表比父亲小的)。

网络的“大大”一词什么时候出现的不知,但好像从小说圈(称作者为作者大大)和“达人”的演变版。个人感觉,其实称“达人”即可,幽默点“大人”也用,就别用“大大”为好。喊人家为爹为长辈,不觉别扭?何况,人各有所长;论坛管理员也是普通人,不是真的高高在上的某家伙,盲目崇拜是不好的 ^_^

有朋友问过我,有一种“读心术”的游戏是咋回事。我打开他给的网址看了下,游戏规则如下:请你在心里默想一个两位数的数字(比方说54);用你刚才想到的数字分别减去其十位数和个位数得到结果(比方说54 - 5 - 4 = 结果45);在以下这个表格中查到你得出的结果,看看右边的符号是什么;请集中精力在你查到的符号上面(不要把鼠标指到上面)至少5秒钟,然后点击下面这个魔力方块,看看预测的结果吧。

首先,这个世界就算有读心术,也不是这样一个网页能搞定的,我们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根据规则提供的线索,来解数学题。我设两位数的数字分别为x和y,那么这个两位数为10x+y;分别减去各位和十位,就成了10x+y-x-y=9x,也就是无论任何一个两位数,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必为9的倍数:0、9、18、27、36、45、54、63、72、81,然后我们看看在游戏里所显示的这几个位置的符号是不是一样的——你明白了吗?

我偷懒就不放图了。

一只船拉着客人们缓缓驶离岸边,这时岸上追来个赶路的武人喊船停;船夫想让他等下一班船,这时船上一个和尚开口说,“离岸不远,回去接他吧”。众人没啥意见,船夫调头靠岸;武人上船后凶神恶煞地一翻巡视,一鞭击在和尚头上,嚷“起来,给老子坐”。和尚头破血出,但并不言,一手按住伤处起身让位,静静立在一旁。众人见状心怨不敢言,及上岸,和尚独自在岸边清洗伤口;有人不忍,喂武夫“就是和尚要求船回头接你的”;也有人问和尚为何如此,和尚说“人在世,都不易;众生皆苦”。武夫听到,感动,鬼泣忏悔。

这是我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按佛家理论,人生在世,与人生气即于己生气,先气于自己;这样难道不苦吗?世间众多纷扰,心中难留一丝平静,难道不苦吗?大师悟道,于世于人的一份平静清凉,实一般人难以做到。只是心存一善一谅一释然,于己,也就少了些苦吧。

和一起的同事扯谈,说起电梯里的一个鬼故事,忽然想着这么个整蛊人的法子,不过有些过分,别真去做了,闹出事可不好。

条件:一个人住在有电梯的楼的楼上的MM,夜归;

准备:两个MM没见过的哥们,自个(性别男,女生不会玩,最多是被玩的份);

时机:半夜MM一个人上电梯的时候;案例:

一MM家住20楼,一日晚归,一人上了电梯。电梯在15楼停了一下,门打开,看见两人。只见这两人往电梯里望了下,对望一眼,并没进来。MM也十分纳闷,就在电梯门要合上那阵子,她听到了一句话:“奇怪了,这时候了,咋有这么多人呢?”

做局的帅哥,为一追MM的人,这会正在20楼电梯那等着……

结果:
1、开门时,惊慌的MM见到了熟人,扑一下就抱上了……
2、开门时,MM瞄了一眼帅哥,晕了……
3、开门时,帅哥见电梯里面的MM已经晕死过去。
4、开门时,帅哥迎来了MM的一巴掌(这MM看过我这篇忽悠)。

今年的春晚质量如何,我不作评价。只是觉得印象深的节目似乎没有,或许等半年后对这个春晚就不会有啥印象,没有引导潮流的元素。有人说,那句“你雷死我了”或许会火,但“雷”这个字早在2008年在网上用了个泛滥。或许那句“不差钱”还能让人记一下 ,但达不到当年《卖拐》的“忽悠”。

引导一种潮流,留下一点记忆,或许就是百姓对春晚现在的期待。记得有《卖拐》、有《千手观音》、有手影、有《小城雨巷》,而再过来的记忆,会有多少?2009年最热闹的恐怕不是春晚本身,而是山寨春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在网上。

开场的舞蹈像是奥运会的开幕式,有消息说春晚的光效班子就是奥运那班子人。哦,原来如此。这次的春晚弄了大量的现代光效,给人视觉或许有震撼或许也有腻味,就如红过头才觉得清淡才是最美。在《我有点晕》的相声里,有说这么句话,以前是1人唱10首歌,现在是10人唱1首歌;以前1人唱10首歌,大部分歌都唱出了10年、20年的经典传唱;现在10人唱一首歌还不知道这首歌能活半年还是一年;就算是春晚的首唱歌曲,恐怕也难传唱到两位的年数。

这次的周杰伦很红。2008年的《千里之外》周杰伦没唱上,费玉清唱了半截;周杰伦只能自己去唱《青花瓷》。2009年的《本草纲目》为了配合宋祖英的出场而改了些调调,不过也赚回来在几个相声里的歌曲露脸。无论有人看他顺眼还是不顺眼,他都是红了,就和百度一样,流行。因为流行而上了春晚。

这次的春晚,参了不少网络元素,“晕”、“雷”,左边被高考作文的劈完,右边上了春晚。虽然是两个看起来没关系的东西,但估计相关部门的人还要继续头疼。到底是网络影响了春晚,还是春晚影响了学生? 另个我才知道的事是,小沈阳是赵本山的徒弟,还是赵本山觉得最有潜质的徒弟。小沈阳这次亮相的不男不女的样子,演得是可以,但觉得不对我的胃口。《不差钱》里老拿老毕开涮,涮得有点发毛。 

那个魔术有些意思,但也不是新魔术了,一看就知道是有两个硬币来玩偷梁换柱。不过那个魔术师还挺会闹腾气氛的。

不是想说春晚什么,只是希望我们的春晚能留给大家更多的记忆。

近期因百度百科上一个名叫“草泥马”的关键词被曝光,然后“草泥马”开始流行。而这家伙的原型叫羊驼。羊驼,属骆驼科无峰驼,产自南美洲的高原山区。羊驼主要用其毛做驼绒,如羊毛一样可做衣物被褥,质量似乎比羊毛还要好;羊驼毛的获取也和获取羊毛差不多,每年给它剃一次毛。羊驼性格也很温顺,有介绍说是可以当小朋友的玩伴……但可惜的是,这个动物将要进入稀有物种的行列,野生的越发稀少。南美已有国家禁止羊驼出口。

写在2008年10月1日

先以我的观点和角度解释一下什么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概念据说最早起源自mop猫扑大杂烩(论坛),但某人有所求的时候,其他人有所应;而慢慢当某人有求与找人的时候,这个人肉搜索就初步形成:以人海战术来找人。人肉搜索是基于网络搜索引擎的搜索吗?不仅仅是。网络搜索引擎,很多人都会用,百度、google,你能找到的我也能找到(技术太破的除外),大家找不到的都找不到;人肉搜索还包括线下搜索!其实很多被搜索的人,可能并不上网,甚至在网络上丝毫资料都没。比如某找父亲事件,那个父亲,在网络上可是没啥直接线索的。人肉搜索其实是基于网络一个联系平台,以线下搜索为主体的查底方式。人肉搜索主要针对搜索做了不道德或违法事情的人上。

网友太多了,号召起来,人山人海。有一张照片,就可以查到是在哪拍的;有一个人脸,就可能知道这个人;外加一点现实的关系,拿到身份证有何难?是不是想“哇靠”一下,说句“比警察还牛逼”?确实有点,想警察才多少人,不立案还不能查,想查还要讲究程序规矩;网友嘛,只要有召集力,有什么不好查的;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的,如果有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几句话就可以通过名字把人家资料弄走了(这里没贬低银行管理的意思,但也确实有过这样的案例,以此举例)。这一下来,户口簿信息、银行账户、固话手机、XXYY等待,外加一些若真若假的渲染,连三围、哪天几点出门了都知道。把这些资料往网上一丢,这一搜索就算初步告成。

如果是本来就是被搜索人(标准称呼应该是“当事人”)公布在网上的信息,被搜集汇总另行公告,应不算在侵犯他人隐私的行列;但涉及到当事人未主动公布的,网友通过各方渠道扒来的,就此公布,肯定就是侵权了——无论这当事人是否是罪大恶极的杀人犯还是行为卑劣的闹事者,这样的公布都难逃侵权一责。而隐私被公布的后果,少不了各种人身攻击、骚扰、甚至威胁、恐吓;虽然被搜索的人往往都是做了些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才被人肉,但就如人家杀了人,自己不能以杀人方式来还手一样(除非在防卫状态——只是还有防卫过当的判断)。

从侵犯隐私权上看,人肉搜索是有些暴力了(做了点坏事),只是算不算网络暴力呢?在我理解的网络暴力,是现实暴力在网络上的表现,比如对一个人进行QQ骚扰、论坛攻击、散播谣言辱骂、甚至动用黑客手段攻击,都属于网络暴力。其实公布隐私也算,本来就是违法违道德的事情嘛。那这样推,人肉搜索就等于网络暴力?当然不是了,不公布就不暴力了嘛。对于违法的事情还是联系警察为实际;对于违反道德的事,谴责之余也请克制一下自己,不能因别人不道德而自己也不道德。网络平台的管理也由此体现,论坛、网站等的管理者,是否能有效监控这类事情呢?这个管理的度如何去掌握?留给立法者和管理者思考。

(写得有点困了,外加被人骚扰说BLOG事情去了,思路有点断了……还是结了吧)

人肉搜索本不等于网络暴力(两个不是一个东西嘛),而只要稍微多花点心思适当约束一下,人肉搜索就不会演变成网络暴力。指不定哪天,它可以用在追捕逃犯上——如果网友对待亡命徒的胆量和智慧有那么大的话……

私人说,其实我并不喜欢人肉,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早坐公交车,在位子边的窗台上看着这么一张贴纸。贴得还挺紧的,似乎有人想撕下都放弃了。我也试了用指甲刮了下,感觉没那么容易征服;只能希望没有FQ以为是我贴上去的就好……应该是在昨天贴上的,为啥公交车站的搞卫生的没发现抓走呢?这么大只的不河蟹。

昨晚看到这么一个报道,说在四川地震里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志愿者曹云,被人说是一个骗子,说他卷走了11万元。

这是央视的采访,采访里说,这个曹云做志愿者只是想出名,他觉得出名了钱就来了……他是不是真是骗子法律还没断定,我们也不好评论,可要是以为了出名,为了赚钱的心态来做志愿者,可谓之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