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种骗子,利用信息差,表现的给你积极做事,但做的事你可能永远都用不上,成本也远没那么高。在自己不了解的圈子,请别忘记身边亲戚朋友的能力,但凡多问两句,或许就没这事了。

2023年某天,我被老板拉入一个群,叫某某材料自营供应链群。按照老板的要求,我需要配合准备一些企业资料给对方;从初期的沟通看,准备资料、积极响应、商品图片设计都没啥问题,还给了一个服务流程;看着就像那么一本正经的某电商代运营。

一个月后对方发来商品链接,从链接进入可看到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平台上架,标注的是自营;商品介绍页面设计的像模像样。

不过商品名字都有个不属于企业和商品的标示,问了对方,对方也并不解释。

我想了想既然上价就看看搜索排名,而当搜索发现找不到商品的时候,便问了下什么时候真正上架可搜索?得到的答复是:

“我们主动搜索只能做精准的SKU码搜索,关键词是搜索不了的。因为关键词需要产品链接有基础权重,现在我们产品订单量太少,没有销量做基础权重,所以说在关键词排名里面,这个产品链接排不上号,所以暂时没法通过关键词搜索……”

我要不是开过网店我都要被忽悠了……

对方领导表示正在优化,说主推的是集采的,没有零售要求。那我这边老板表示和之前宣传的不一致,没零售的话开什么店。对方表示本来就不是开店,走的是供应链、集采,给产品打标自营。

通过对方提供的说法,我查找了资料:集采,平台提供集中采购功能;如果某单位需要采购商品,和公司谈好后,可通过公司提供的SKU码到平台搜索商品后下单,这样可保证某单位的采购透明化或可监管。但能有集采需求的单位有哪些?我这一个小工厂及产品能做这个生意?

因为我这边提出没有零售的问题,对方说免费给我们开通CPS分销小程序;而对方让我提供个人身份证的时候,我犹豫了,我提出了要看小程序案例。一看案例,我就知道了,那就是微信小程序里的小商铺,可能可以链接到所挂商品上。这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推广。但微信圈不存在需要我们产品的新客户。

我这老板明确表示了现在做的和交钱之前说的不一样。

对方又提出帮我们在“什么值得买”导购平台进行宣传,但,我们的产品是工业品,不是生活用品。于是有了段我觉得挺乐的对话:

接着我也从他们发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找到了几个甲方公司,公司位置遍布全国;尝试联系后也出现一些乐趣:

反馈A:我没被骗。

反馈B:你更像骗子。

反馈C:我也觉得我被骗了,那还是同学,但还是算了……

反馈D:我也正觉得不对劲呢,找了律师,决定报警;要不要一起?

后来便和同城的D达成联盟,互相沟通后才发现:

我们合同所签约的公司不是同一家,但群里的人是有交集的,也就是不同公司同一伙人。而两个公司明面上没任何关系,这就造成无法简单并案。根据了解,若以诈骗来算,单个诈骗金额未超过5万,还不能以企业诈骗立案,只能走合同纠纷。

对方早就把这些算的明明白白,而且合同上写的和签合同之前所说的话也肯定不一样,这就是整文字游戏了。

至于为啥会上当?对方根据公司注册资料等筛选公司,工业品、新公司、市场还没打开;然后打着平台授权代运营的牌子邀请到某酒店参加会议,继而让企业和对方公司签订代运营业务并支付费用。若定义骗子,人家又真做有做事,商品真有上架;若说不是骗子,那明显对方做的事并不是这些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候所以为所需要的。所以总的来说就是骗子,而且黑猫等处也早有类似的投诉,这种投诉基本上没有效果。

从企业资料上看,只有走一些合同纠纷诉讼的才可能拿回一些钱;只是诉讼的时间、精力、律师费也是很多小企业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的事。事实上也是,对方算好了一切,有恃无恐;就算带着阿sir去理论,对方最多是因为经验不足发抖一下,待到有人支招稳定后,就是一个专业胡搅蛮缠。

那至于被骗的钱追回来没有?我不知道,我不是当事人。

但我写这文章到这时候,虽然没任何点名,可在是否发布上忽然犹豫了,因为这个团伙到今天都还在继续……

之前所写的提醒文:https://yyidea.com/1037/

好活当赏

星铃丹Q群:86821220

星铃丹Q号:86821220

星铃丹微信:86821220